刹海之名,一般认为出现在明朝后期。但对其来历,一直有两个说法。一说是附近有佛寺名“什刹海”,明代文献《帝京景物略》说:“京师梵宇,莫十刹海若者。”之所以取名“十刹海”是借用佛教“十方刹海”的意象,寓意佛法无边。《华严经》说:“十方刹海无有边,佛以智光咸照耀。”
另一个说法则认为“什刹海”不是一座佛寺,而是环绕这一水域有十座古刹,所以得名“什刹海”。单士元先生讲过:“儿时出生于什刹海,不识什刹海名称之渊源,传说在大片湖泊周围有古刹十,因而得名。”这一说法由来很早,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广化寺碑记》记载:“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
德胜门内有座寺院,初名十刹海,后改名什刹海。在佛教中,海比喻真理广阔无边,推其本意,十并非实际数字,而是近似于“十善”“十恶”,表示众多,众多刹那则成海,有玄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