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改进,不断创新
工厂的精细化管理要以自我改进为目标,那么,创新则是永恒的主题。如果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自我改进,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改善自己,不断进步。“细节是一种创造”,也就是说,把小事做细化的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数据精、创新细。
二、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按照工厂的生产任务目标,再结合工厂的生产实力,开展生产计划的实施,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人物指标。要制定并执行现场作业的标准和工艺流程,让产品能够贴合客户的需求,全面而有节奏的同步生产。
三、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车间的负责人在接到订单后,要组织现场的管理人员,去分析这些标准的工艺特点,并了解其制作要求,在同各个部门协调好质量标准后,开始制定工艺的流程。生产主管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因此,对现场的管理人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一定要牢记,质量问题高于一切,处理成品前,务必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四、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车间主管要追踪下单的原辅材料,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产前准备:比如生产设备的配置,相关人员工具的配置等,并要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让每款产品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五 、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坚守一个原则,“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各个员工要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有关人员则要定期对生产设备做检修、维修、清洁和保养。
六、安全靠前,消除隐患
生产主管要做安全生产消防的工作,而生产人员则要做好防火防盗。我们需明确规定所有易燃易爆用品和明火进入生产车间,更不允许车间内抽烟。生产主管每天下班要监督相关人员检查车间的角落,做好安全检查。督促每位员工养成人离机关的习惯,并提醒有关人员定期安检。
七 、原始记录,齐、准、快、明
生产主管要做好日常事务记录,包括车间的人事记录,登记好员工的名单,对每单货的投产日期和结束日期、生产员工等,务必做好详细的记录,妥善保管。 现场管理人员每天汇总《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及各项报告按时上报厂长处。
八、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生产车间的员工要严格按照工厂的制度,守住管理制度,督促员工的考勤制作,对于违反本厂的管理人员,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