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鸡肋的典故是什么(鸡肋是什么意思)

鸡肋的典故是什么(鸡肋是什么意思)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11-04 22:09:37 浏览量:
鸡肋的典故是什么?

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正好庖官端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曰:“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
 
夏侯惇非常吃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你为什么要收拾行装?”杨修说:“听到今夜的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回去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现在进攻没有任何成绩,退后又怕别人嘲笑,在这里没有任何好处,不如早点回去:过几天魏王一定会班师回朝的。所以我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鸡肋是什么意思?

鸡肋(Chicken ribs),汉语词语,拼音是jī lèi。字面意思为鸡的肋骨,吃起来肉不多,扔了又可惜。一指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但又不忍舍弃的事物;也指瘦弱的身体。

© 卖艺吧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10770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