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下一句是“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此句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李将军列传》。
原文(节选):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译文:
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打仗时又很勇敢,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从此以后,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人士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都以此为耻辱。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注释:
族:灭门,诛灭全族。这里指杀其全家。
居门下者:在门下为宾客。
传: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这里的传是指《论语》。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
悛(quān)悛:老实厚道的样子。
蹊:小路。
谕:同“喻”,比喻。
赏析:
这篇文章记述汉代将领李广的生平事迹,描述了李广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行,也写出了李广一生不幸的遭遇。文章选择了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以及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战例,按时间顺序来写突出李广的性格、才能、遭遇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李广骁勇善战,机智勇敢,胆略过人,从容镇定,临危不惧,使匈奴闻风丧胆;他轻财爱士,身先士卒,忠实诚信,深得广大将士的敬重;虽屡建奇功,但处境坎坷,蒙受委屈,然仍忠于职守,辗转疆场。通过这些描述,文章表现了李广战绩卓著,却长期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出朝廷的赏罚不公,刻薄寡恩,黑暗无道。同时,文章真正写出了汉武帝时期征讨匈奴的广大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忠魂毅魄。
司马迁在塑造李广形象时综合运用了多种文艺手法,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从把握特征入手进行文艺概括。文艺要通过个别来表现一般。人物的独特性格、外貌特征和特殊技能都是作家应该注意把握的个别现象。李广的特殊技能是善射。司马迁把握住这一个别现象来进行艺术概括。首先,写他能够根据“善射”的经验来判断敌情,做到料敌如神。如中贵人被三名匈奴人杀伤后逃回来向李广报告,李广立即作出判断到是追击的结果,一如李广所料。其次,写他能以“善射”稳住阵脚,做到指挥若定。如李广率四千骑出征,被敌骑四万所包围,情况极其危急。李广命令士卒“为圆阵外向”,“持满毋发”,并亲自射杀敌人的裨将,挫伤敌方锐气,使之不敢接近,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复次,写他能以“善射”脱险,表现出超凡绝伦的机智和勇敢。如他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跑,依仗箭法高强射杀追敌,平安归队。此外传中所写射石没镞之事,更是采用夸张特长的方法来增强人物的传奇色彩,也是十分精彩的。料敌如神、指挥若定、机智勇敢等都是名将所共有的,但在李广身上却有其特殊的表现方式——都是伴随着“善射”这一具体特征而渲染出来的。
李广的个性也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的一点是不屈服于命运的压力。文帝说他“不遇时”,他却偏偏要牢牢抓住一切可以建功立业的时机来奋斗,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元狩四年(前119),李广已经年逾花甲,他听说朝廷要出击匈奴,便多次请行。并且要求作为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由于武帝另有打算,不让他与单于正面接战,卫青又假公济私,把立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将领公孙敖,调李广出东道。李广得知自己受了排挤,不肯屈服。后来由于迷路而耽误了进军的日期,卫青乘机对他施加压力。李广仍不屈服,素性以拔刀自刎来表示抗议。李广的一生非常顽强。他一次次遭受挫折、失败,而又一次次倔强地站起来,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战斗。他只知道进,不知道退。这与老于世故的秦将王翦和能伸能屈的淮阴侯韩信都不相同,确为李广所特有的品格。李广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与作者生动地把握住特殊性是分不开的。
二是用对比手法把人物写活。此传涉及的人物较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作者有意用来与传主造成对比的。人物之间的对比,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烘托主人公的形象,使富于立体感。
文章先是把李广与匈奴射雕者对比。传中所写的三名匈奴射雕者箭法特别高强,曾一气射杀汉军数十骑。但李广一出马,立即把其中两名射死,一名活捉。像李广这样的神箭手,非射雕者不足以跟他对比,而且只有让他战胜射雕者,才能使他们神箭手的形象高高耸立起来。
次与程不识对比。程不识与李广的地位、人品有相同之处:都当过边郡太守,又同时调任宫廷卫尉,都正直廉洁,为一时名将,但两人的治军方法完全不同。程不识是防守型的,李广是进攻型的;而在对付匈奴的战争中,进攻型比防守型更为有效。可见,李广的治军作风是在与匈奴的长期作战过程中逐渐优选出来的。与程不识对比,说明李广能够活用兵法,既得到士卒拥护又使敌人敬畏,因此更显得才气无双。
再与李蔡对比。司马迁一开始就写他与李广同为郎官,事汉文帝,接着就按下李蔡单叙李广的事迹。一方面把李广的智勇、才气、功劳和威重写足,另一方面又把他迭遭不幸的情况罗列出来。这时又第二次插入李蔡事迹,并同样从两方面去写:一方面写他才气较差,“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译文:李蔡的才干在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另一方面又写他仕途十分顺利,景帝时官至二千石,武帝时“有功,中率,封乐安侯”(译文: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这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示出李广所受的待遇的确十分不公平。司马迁虽然不便直斥汉武帝赏罚不明,但字里行间已经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这两个从兄弟一生的穷达虽然不同,而结局是一样的。司马迁故意把这段话与李广几个儿子的不幸遭遇写在一起,暗示读者:在汉武帝好恶无常、酷吏横行的政治环境里,李广即使封侯,结局也未必好。这就为李广形象的悲剧色彩抹上了更浓重的一笔。由于怀才不遇、功高被黜,是封建社会里的普通现象,因此司马迁运用对比手法把这一现象集中起来,对加强李广形象的典型性和感染力是十分有意义的。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往往笔端含情,在这篇《李将军列传》中更是倾注了对李广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权者的愤慨。作者的这些感情又主要是在叙事中体现出来的。如写李蔡才气名声远不如李广却能封侯拜相,写卫青徇私情而排挤李广。这两段文字都体现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李广愤而自杀的消息传出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译文: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写全军与百姓的悲哭,自然也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悲痛。此外,如选材剪裁之精当,结构之起伏以及语言之精炼流畅、生动传神等等,都是这篇传记文学杰作的突出特点。
创作背景:
在汉武帝征伐匈奴的过程中,曾经涌现出无数勇敢善战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不能不为他们立传,又不能为他们一一立传。卫青、霍去病是不能不写的,因为他们是三次大规模出征匈奴的统帅。此外,司马迁选择了李广。这缘于多种因素。
在整个征讨匈奴的战争中,封侯的人数毕竟很少。《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总共列出七十多个,在当时出动的数十万将士中不过占万分之一。绝大多数将士或者战死了,或者像李广一样得不到公正待遇。对于封侯者,司马迁除了用表的形式加以记载以外,又选择卫青、霍去病作为代表人物立传;对于未获封侯者,司马迁认为更应该选好代表人物立传。李广由于他的不幸遭遇而成了司马迁看中的最佳人选。他欣赏李广身上所具备的广大普通将士的优良品行,又同情李广所遭受的带有普遍性的不幸。为李广立传就是为广大普通将士立传,因为他确实很有代表性。这是司马迁的匠心安排。卫、霍作为封侯者的代表,他们多少凭借外戚而贵幸,利用广大将士的浴血奋战和流血牺牲,才换来了自己的荣耀。卫、霍本人的オ干,可能并无过人之处。司马迁甚至认为,他们只是配进入《佞幸传》(参阅《十七史商権》卷六)。李广则不同,他从军数十年,与广大将士同生死,共命运,在无数次的艰苦奋战中与广大将士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起。因此司马迁为李广立传。
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下句- 肄业的意思
- 鸡的成语故事
-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关于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 常见的仙人柱品种,最珍贵的仙人柱是什么品种
- liberation的意思
- 锋利的锋怎么组词 锋利的锋怎么组词?
- 间隔的反义词是什么
- 圆柱的底面积公式文字表示(圆柱的底面积公式)
- 游子吟古诗
- 电脑主题(关于电脑主题简述)
- swoosh什么意思(swoosh)
- QC定义是什么
- waterbury
- 什么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有几个等级?
- 重瞳(关于重瞳简述)
- 排放标准国一到国六什么意思(国一和国六排放是什么意思)
- 免能组什么成语 免字成语有哪些
- 吹吧吹吧让风吹吧路太远是什么歌 吹吧吹吧让风吹吧路太远什么歌曲
- 郑州工商学院大四学费会便宜一点吗
- K和KB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