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带来更高利润的商业价值。对于商誉,可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有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商誉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价值。
商誉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比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定的商誉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商誉的价值。
商誉是什么?
商誉是在将来能为企业经营带来更高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在旧会计准则中,商誉是归入无形资产的,商誉的处理方法与其他无形资产一致,自创商誉不算。商誉和无形资产都属于资产类科目,表面上很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可辨认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只能整体计算。
商誉减值测试的基本要求: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但不应当大于企业所确定的报告分部。
商誉的计算公式
商誉的计算公式:商誉=初始投资时点的投资成本-投资时点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商誉属于什么科目?
商誉属于资产类科目。 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商誉进行会计处理日下:
1、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形成商誉时:
借:相关资产科目(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
商誉
贷:相关负债科目(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负债的公允价值)
相关科目(合并成本)
2、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规定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
借: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3、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资产,由于它的不可辨认性,新准则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而独立确认为一项资产并进行合理的计量,在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下以净额列示,笔者就新准则中商誉的具体处理作一分析,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购并资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商誉是指能在过去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需要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商誉,才知道具体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比如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形成的商誉,账务处理是。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年初数+评估增值+本期发生额】。
盈余公积【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的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商誉【权益法的投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
商誉的确认应该怎么做账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的确认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商誉(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少数股东权益等。
商誉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