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期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发布时间:2025-11-22 02:16:45

《那个星期天》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缅怀,作者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

《那个星期天》出自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作者是史铁生。

原文: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等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文章内容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从“早晨”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既是“盼望”发生的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盼望”的基调——漫长而昏暗。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

第2自然段写“我”满怀期待地在那个星期天开始等待,“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满怀期待的孩子的心情。

第3自然段继续描写了“我”一系列孩子气十足的动作和心态,表现了“我”这时还有些雀跃的心情。虽然此时已显露出遭受挫折的迹象,但“我”相信母亲的承诺,因为此时“我”还处于终于盼来这一天的兴奋之中。

第4自然段,直接点出了等待的时光“不好挨”。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这些事并不是“我”想做的,不过是打发时间。作者通过动作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与无奈。

第5自然段描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赶紧兑现承诺的一系列动作。“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自己盼望的出行还没有实现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迫于生活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

第6自然段通过描写母亲劳作的繁多和光线的渐暗,暗示了这次盼望的无果而终。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写了“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这一自然段中的短句,语气似断非断,表现了“我”期盼落空时的悲伤。

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耐心、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焦急万分,直到最后等待结束、期盼落空的过程。

那个星期天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