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5-11-21 09:53:07

企业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处理,根据发票与材料到达的情况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财会人员通常计入“原材料”“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对于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该如何写?

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简称为“单货同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2、发票账单已到、材料未到,简称为“单到货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到,简称为“货到单未到”。

借:原材料(暂估价值)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将上笔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暂估价值)(红字冲销)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冲销)

等到发票账单到后,再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4、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材料,简称为“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预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

收料后: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实际应付金额)

补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付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预付与应付差额)

购入原材料会计分录怎么写

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性质或形态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和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日常核算、价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原材料”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购买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