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聊斋成语典故

聊斋成语典故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06 02:09:32 浏览量: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出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成语典故。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画皮”,“画皮”比喻外表美丽但内心丑陋的人,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另外还有“因果***”、“狐仙***”、“人妖之恋”等典故,这些典故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伦理、人性的思考,也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优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蜚短流长: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长,所不堪受。”

3.品头题足:

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1.铁案如山: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聊斋志异·胭脂》:“铁案如山,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2.神摇意夺:形容不能自持。

《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

3.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聊斋志异·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4.伤天害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

5.若有所失: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聊斋志异·黄九郎》:“生邑邑若有所失,忘啜废枕,日渐委悴。”

6.强颜欢笑: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欢笑。

© 卖艺吧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10770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