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而立三十不惑出自哪里
1、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2、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5、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6、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
日期:2025-09-13 -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
二十不惑的意思是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发髻,也称“总角”。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三十而立,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shíérlì,原意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如孔子三十立于礼。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出自《论语·为政》...
日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