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拔苗助长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29 08:00:51

揠苗助长又叫拔苗助长,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既是寓言故事又是成语故事。故事讲述了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急于求成就将禾苗往上拔起一点帮助它们长高,还非常自豪的告诉家里人,结果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该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切勿急于求成,搞不会适得其反。

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 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

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啤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 “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揠苗助长的主人公是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