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29 07:45:50

1.围魏救赵是一个成语故事。

2.据传,战国时期,赵国被魏国围攻,赵国的大将军平原君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派人去魏国告诉魏王,赵国已经被秦国攻打,让魏王撤回军队去抵御秦国。

魏王听信了这个谎言,撤回了军队,赵国得以脱困。

3.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要善于运用智慧,寻找出路,不要轻易放弃,也要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找到突破口。

“围魏救赵”是一个战争故事的成语。赵国与魏国连年作战,赵国被魏国包围,而赵国的盟国齐国不愿见到赵国灭亡,遂派帮助赵国的军队攻打魏国,迫使魏国撤离赵国周围。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战胜敌人,达到共同的目标。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了"围魏救赵"的故事。

春秋时期,赵国被魏国围攻,赵国的国相苏秦想出了一种计策,向魏国进献一种叫“连横”的策略,以此来缓解赵国的危机。魏国的国相魏冄虽然不喜欢苏秦,但是依然看中了这个计策,于是把赵国放了出来。之后,苏秦又向赵国进献了一种叫“合纵”的策略,让赵国联合各国一起抗魏,最终成功救了赵国。

这个故事中的“围魏救赵”,就是典指苏秦提出的“合纵连横”策略,为赵国渡过了难关。后来,“围魏救赵”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成语,表示在困难的时候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邯郸。赵王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前往救援。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魏国内部空虚,于是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在路经桂陵要隘,齐兵设伏截击魏军。庞涓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