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测量:1. 雨量计:雨量计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
它基本上是一个漏斗形的容器,能够收集和记录雨水的量。
通过测量容器底部的水位变化,可以得出降水量的数据。
2. 雨量子:雨量子是一种电子仪器,能够自动记录降水量。
它使用一个漏斗来收集雨水,并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水面上升的程度,从而获得降水量的测量结果。
它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并且可以自动记录多个时间段的降水量。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和可用的资源。
1. 雨量计:雨量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常见的雨量计有传统的燕尾式雨量计和自记录式雨量计。燕尾式雨量计是一种漏斗状的容器,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测量漏斗底部收集到的雨水的体积,来计算降水量。自记录式雨量计则是一种自动记录降水量的仪器,通过传感器记录降水的时间和强度。
2. 雷达降水估算:雷达降水估算利用雷达技术,通过接收和分析从雷达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判断降水的位置、强度和范围,从而估计降水量。
一、器测法
(一)雨量器
雨量器是直接观测降水量的器具,它由承雨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组成。承雨器口径为200mm,安装时器口一般距地面700mm,筒口保持水平。分辨率为0.1mm。一般采用2段制进行观测,即每日8时及20时各观测一次。雨季增加观测段次,如4段制或8段制,雨大时还需加测。观测时用空的储水瓶将雨量器内储水瓶换出,用雨量杯量出降水量。当降雪时,仅用外筒作为承雪器具,待雪融化后计算降水量。每日8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
(二)自记雨量计
自记雨量计是观测降雨过程的自记仪器。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称重式、虹吸式(浮子式)和翻斗式。称重式能够测量各种类型的降水,其余两种基本上只限于观测降雨。按记录周期分,有日记、周记、月记和年记。在传递方式上,已研制出有线远传和无线远传(遥测)的雨量计。
1.称重式:这种仪器可以连续记录接雨杯上的以及储积在其内的降水的重量。记录方式可以用机械发条装置或平衡锤系统,降水时全部降水量的重量如数记录下来。这种仪器的优点在于能够记录雪、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
2.虹吸式:承雨器将承接的雨量导入浮子室,浮子随着注入雨水的增加而上升,并带动自记笔在附有时钟的转筒上的记录纸上画出曲线。记录纸上纵坐标记录雨量,横坐标由自记钟驱动,表明时间。当雨量达到10mm时,浮子室内水面上升到与浮子室连通的虹吸管顶端即自行虹吸,将浮子室内的雨水排入储水瓶,同时自记笔在记录纸上垂直下跌至零线位置,以后随雨水的增加而上升,如此往返持续记录降雨过程。记录纸上记录下来的曲线是累积曲线,既表示雨量的大小,又表示降雨过程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表示降雨强度。虹吸式雨量计分辨率为0.1mm,降雨强度适应范围0.01~4.0mm/min。
3.翻斗式:这类雨量计由感应器及信号记录器组成。其工作原理为:雨水经承雨器进入对称的翻斗的一侧,当接满0.1mm雨量时,翻斗倾于一侧,另一侧翻斗则处于状态。每一次翻斗倾倒,都使开关接通电路,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记录器控制自记笔将雨量记录下来,如此往复即可将降雨过程测量下来。自记笔记录100次后,将自动从上到下落到自记纸的零线位置,再重新开始记录。翻斗式雨量计分辨率为0.1mm,降雨强度适用范围在4.0mm/min以内。
称重式、虹吸式和翻斗式雨量计的记录系统可以将机械记录装置的运动变换成电讯号,用导线或
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的降雨量,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测量降水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雨量计。雨量计是一种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通常由一个漏斗和一个容器组成。当雨水落入漏斗时,它会流入容器中,并且容器中的刻度可以用来测量降水量。
另外,现代气象学也使用雷达和卫星等高科技设备来测量降水量,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并且可以实时监测降雨情况。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