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这段话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知道哪些货物会涨价和哪些会跌价呢?只要看这些货物的数量多少,或者说要看哪些过剩和哪些不足就可以知道其价格涨跌的情况。这里的“有余”就是“供过于求”,“不足”就是“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则价格必落;反之,则价格必涨,这正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价规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杰出经济学家计然,就已充分认识到这一规律的存在。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计然的这一理论思想表明其能够以辩证的思想去观察物价涨落的奥秘。“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理论的意思是说,涨价的货物,涨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这种关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度”或“极限”的思想以及物极必反的观点,是典型的辩证思维。
贱买贵卖,加速周转:
计然十分注重掌握市场变化的趋势,强调根据需求变化确定价格,加速资金的周转,“贱买贵卖,加速周转”是其主体经营思想。意即在东西价格低廉时买进,在价格高昂时卖出,并且想办法使资金像急流的水一样快速周转。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计然告诉治国者或商人,既要明白物以稀为贵和物极必反等规律,更要善于运用这些规律,大胆地作出决断。即当货物极贵之时,要能当机立断,把货物看成粪土一样尽可能地抛出;反之,当货物极贱的时候,要把货物看成珠玉一样尽可能地购进。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里的“资”,是需要和购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气干旱,出现旱灾时要购买船只,当出现洪涝灾害时要购买车辆。从表面上看,好像与现实需要是相反的,是不切实际的经营思想,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天旱之后,可能会出现洪涝,洪涝之后也可能出现旱灾,都需要早做准备,以防不测,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旱灾和水灾,而要做好旱灾之后有水灾和水灾之后有旱灾的准备工作。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思想还体现在把握适当时机,以低廉的价格买入别人暂时不需要的东西。在出现旱灾时,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入别人不需要的船只,等到出现水灾时,再高价卖给需要船只的人;在出现洪涝灾害时,在高价卖给需要车的人。
计然七策:
一、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二、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三、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四、贱买贵卖,加速周转。
五、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六、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计然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