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通过什么把课文分成4个结构段
发布时间:2025-08-29 03:56:06

以歌声诱敌上钩——“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这表面上看描写的是夜莺的歌声,其实它表明机警的小夜莺已发觉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引敌上钩,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

以歌声麻痹敌人——小孩和军官“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么顽皮的小孩啊!其实,这是在麻痹敌人,使敌人放松警惕,让敌人确信他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以便后来用不同的鸟叫跟游击队联系时不让敌人产生怀疑。

以歌声传递敌情——“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夜莺的叫声停止了。

“32个鬼子……”“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两挺机关枪。

”这是小孩在用夜莺的歌声、杜鹃的叫声向游击队报告敌情,以便游击队把敌人一网打尽。

以歌声继续战斗——“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这不仅照应了开头,而且暗示了小夜莺刚用“歌声”协助游击队歼灭了一群鬼子,又用“歌声”投入新的战斗,执行新的任务。

夜莺的歌声段落大意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