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作者是白居易,唐朝。草(白居易著诗)一般指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诗作)。
全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话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草的作者是谁-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歌颂的是谁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是用以歌颂谁的
- Vagaa哇嘎画时代下载手机版(vagaa哇嘎老版下载)
- 无偿献血里200cc相当于多少毫升
- 杨光的快乐生活砸奔驰车那一段(杨光的快乐生活砸奔驰)
- 过年最适合情人约会的地方
- 分别解释下日全食和月全食
- 深沉的意思,深沉的女人有什么特点
- “失物招领处”的英文
- 1mm等于多少丝?
- 上海黄浦江夜游:夜晚的浦江美景让你心醉!
- 成都市市蜀兴职业中学怎么样?是什么办学性质?
- 阿松(关于阿松简述)
- get的现在分词形式
- 兖州市东方中学
- dnf怎么退工会啊(dnf怎么退工会)
- 海南最宜居城市排名
- 192.168.1.4 路由器设置: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全解析
- 国V(关于国V介绍)
- 鲁汉(关于鲁汉简述)
- 亚洲杯2019足球赛程(2019年亚洲杯赛程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