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原理
发布时间:2025-11-22 11:30:38

核裂变原理是什么?

了解点皮毛,重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叫做核裂变。

发生核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与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都被称为核能,也叫原子能。

要理解核裂变,就要知道链式反应。

人们为了有效利用核裂变的核能,用中子轰击铀的原子核,当一个中子轰击一个铀核时,引起铀核分裂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同时,会释放出两到三个中子,这些中子如果继续轰击其他铀核是其裂变,就可使反应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就叫链式反应。

为加深对链式反应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火柴来形象的说明这种现象。

见下图,将火柴头朝外插在竖直的泡沫塑料板上,每一根火柴上部靠近插入两根火柴,以此类推。

当点燃最下面一根火柴时,就会依次引燃上面的火柴。

如果链式反应不受控制,瞬间就可完成,就是核爆炸,应用就是原子弹。

如果对链式反应进行认为的干预,使之能缓慢的释放能量,就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核动力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的动力设备。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原子弹,裂变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裂变。

其中的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热中子轰击铀235原子后会放出2个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铀235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

核裂变过程也会和释放原子核中质量和能量的储存方式有关,从最重要的元素一至到铁,能量储存效率基本上是连续变化的。

所以,重核能够分裂为较轻的任何过程,在能量关系上都是有利的,如果较重元素的核能够分裂并形成较轻的核,就会有能量释放出来。

核裂变原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