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意思是:孔子说:“学到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到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原文节选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声调怎么标
- 哈批是什么意思 哈批是什么意思四川
- 什么是冠词和不定冠词(什么是冠词)
- flurry
- 什么也什么造句
- 华硕fx503vd详细信息
- 英国国会大厦是什么建筑风格(英国国会大厦)
- 另字开头的成语
- c1与c2驾照的区别(c1c2驾照的区别是什么)
- 胜日寻芳泗水滨是什么意思 胜日寻芳泗水滨的原文及翻译
- 梁子岛,梁子岛古镇
- 考普通话的技巧
- 昙花一现的反义词有哪些(昙花一现的反义词)
- 纯碱是碱吗还是盐
- 一首现代诗歌(一首现代诗)
- 开通沪港通需要什么条件
- 龇牙咧嘴什么意思(龇牙咧嘴什么意思解释)
- 烟台北马路汽车站(关于烟台北马路汽车站简述)
- 电影晚秋剧情详解(电影晚秋剧情介绍)
- given that的用法例句(given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