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鹀(关于灰鹀简述)
发布时间:2025-11-21 10:35:48

1、灰鹀(学名:Emberiza variabilis):体长16-17.5厘米。喙短,呈圆锥形,坚实而尖;切缘微向内曲。鼻孔半遮以短额须。翅颇发达,第一枚初级飞羽常退化,第2-5枚近乎等长。爪弯曲,后爪短于后趾。夏羽的整体羽毛为灰黑色,雄成鸟背羽有黑色纵斑,次级及三及飞羽有褐色羽缘。雌鸟整体羽毛为褐色,背部有黒褐色的纵斑,头央线及眉斑为淡褐色。喉部至尾部为淡黄褐色带有褐色纵斑、尾羽外侧无白色。

2、每年5-8月育雏,以树枝上的昆虫育雏。分布于勘察加半岛、萨哈林岛、乌苏里斯克、日本以及中国江苏、宁夏等地。

3、灰鹀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灰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