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扭秤实验 库仑定律的实验
发布时间:2025-11-21 07:58:01

库伦扭秤实验

因实验前,两小球是不带电的,这时悬丝处于自由状态(只有拉力),并无扭力。当两小球带电后,由于库仑力作用使悬丝扭转,这时才有扭力。这时转动悬丝上端的悬钮,使小球回到原来位置。

库仑扭秤实验 库仑定律的实验

读出悬丝上端的悬钮角度,就可求出……

扭称实验是谁发明的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于发明了扭秤实验。

库仑于1785年利用他发明的扭秤实验,测定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库仑在实验中发现静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同时他也认识到了静电力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而得到了完整的库仑定律.

库仑扭秤的原理是什么?

18世纪8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制作了一台十分精巧的丝悬磁针装置,并用它在巴黎天文台测量地磁场的强度。有一次,为了测量的准确,库仑用放大镜观察磁针偏转的角度,他偶然发现,平时用肉眼观察静止不动的磁针,竟在发生微小的振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库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能不能用悬丝制造灵敏测力仪器呢?”库仑反复研究金属丝的扭力和它的扭转角度、直径与长度之间的关系。库仑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发现:对某种金属丝而言,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产生的扭力矩与它的扭转和直径的四次方的乘积成正比,与金属丝的长度成反比。库仑在1785年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了弹性理论,发明了扭秤。这种扭秤为研究微小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人们把它叫做库仑扭秤。

库伦扭秤实验的意义

库伦扭秤实验意义是发现两点电荷之间静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同时他也认识到了静电力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而得到了完整的库仑定律。库仑定律第一次打开了电的数学理论的大门,使静电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新阶段,也为泊松等人发展电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库仑还曾用扭秤证明了地磁场对磁针有力矩的作用,力矩大小与磁针对子午线偏斜角的正弦成正比,这构成了磁矩概念的基础。

扭秤实验谁做的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于1785年利用他发明的扭秤实验,测定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库仑在实验中发现静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同时他也认识到了静电力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而得到了完整的库仑定律。

电荷(electriccharge),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库仑扭秤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