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常用计算公式汇总本文简介: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单位的换算1字节(B)=8bit1KB=1024字节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通信单位中K=千,M=百万计算机单位中K=210,M=220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p.s:^为次方;/为除;为乘;(X/X)为单位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
计算机常用计算公式汇总本文内容:
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单位的换算
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通信单位中
K=千,M
=
百万
计算机单位中
K=210,M=
220
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
p.s:
^
为次方;
/为除
;为乘
;
(X/X)为单位
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
计算系统速度
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
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
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
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
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
P=I*CPI*T
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
指令码长
定长编码:
码长>=log2
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
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
流水线计算
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l
l
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
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l
l
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
存储器计算
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
单位ns=10-9秒l
l
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
(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l
l
(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
l
内存片数:(W/w)*(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
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
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
–
第一地址)+1l
{例:
[(CFFFFH-90000H)+1]
/
[(16K*1024)*8bit]}
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l
Cache计算
平均访存时间:Cache命中率
Cache访问周期时间
+
Cache失效率l
主存访问周期时间
[例:
(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
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l
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字块大小)log2l
(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
[例:
128*4096
=
219(27*212)
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
/l
cache容量块数)log2
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l
磁带相关性能公式
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l
l
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
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l
l
读N条记录所需时间:T=S(启停时间)+R+D
R(有效时间)=(N*字节数/记录)/传输速度l
l
D(间隔时间)=块间隔总长/带速=[(N/块化因子)*(块间间隔)]/带速
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l
l
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
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
/
(每块长度+每块容量)l
磁带容量=每块容量*块数l
磁盘常见技术指标计算公式
双面盘片要*2
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
N*2-2l
l
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
[例:
(250*3.14*10*10****00)
/8/1024/1024
=
59.89MB]
总磁道数=记录面数*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
/2l
[例:8面*8*(30-10)
/2*10=***00]
l
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
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
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l
[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
=78537.5
位/道]
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l
[例:
(16*512****00)
/1024/1024=50MB]
or
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
l
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位密度*盘片转速
[例:
[2*3.14*(100/2)]*250*7200/60/8=1178Kb/s]
l
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
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
[例:(3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
KB/s]
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
[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
KB/s]
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
KB/s
l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
处理时间=等待时间+记录处理时间
(记录处理最少等待时间=0,最长等待时间=磁盘旋转周期
N
ms/周[-1:记录道数
)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
寻道时间=移动道数*每经过一磁道所需时间
等待时间=移动扇区数*每转过一扇区所需时间
读取时间=目标的块数*读一块数据的时间
数据读出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读取时间
减少等待时间调整读取顺序能加快数据读取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
(自由选择顺逆时钟时,最长等待时间为半圈,最短为无须旋转.
平均等待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2
平均寻道时间=(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短时间)/2
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长外径+圆心)/2
操作系统
l
虚存地址转换
(((基号)+
段号)
+页号)
2n
+页内偏移
网络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
最高链路利用率
a
:
帧计数长度
a
可以是
传播延迟/发一帧时间
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
数据速率*传播延迟/帧长
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l
W:
窗口大小
滑动窗口协议
l
E=W/(2a+1)
P:帧出错概率
停等ARQ协议
E=(1-P)/(2a+1)l
l
选择重发ARQ协议
若W>2a+1
则E=1-P
若W2a+1
则E=(1-P)/(1-P+NP)
若W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
前22位1,后为0
=
255.255.252.0
l
Vlsm复杂子网计算
Ip/子网编码
1.取网络号.
求同一网络上的ip
例
:
112.10.200.0/21
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
(ip)
/(子网)
2.路由汇聚
例
:
122.21.136.0/24
和
122.21.143.0/24
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
10001000
10001111
系统可靠性:
串联:
R
=
R1*R2*RX
并联:
R
=
1
-
(1-R1)*(1-R2)*.(1-RX)
pcm编码
取样:
最高频率*2
量化:
位数=log2^级数
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
海明码信息位:
k=冗余码
n=信息位
2^k-1
>=
n+k
数据通信基础
l
信道带宽
模拟信道
W=
最高频率
f2
–最低频率
f1
数字信道
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
有噪声l
香农理论
C(极限数据速率b/s)
=
W(带宽)*log2(1+S/N(信噪比))
信噪比
dB(分贝)
=
10*log10
S/N
S/N=
10^(dB
/
10)
无噪声l
码元速率
B
=
1
/
T秒(码元宽度)
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
B
=
2*W(带宽)
一个码元的信息量
n
=
log2
N
(码元的种类数)
码元种类l
数据速率
R
(b/s)
=
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l
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
=
2W
log2
N
交换方式传输时间
链路延迟时间
=
链路数
每链路延迟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
=
数据总长度
/
数据传输率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中间结点数
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l
电路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迟时间
+
数据传输时间
l
报文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报文传送时间)
报文数
l
分组交换
数据报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分组数
虚电路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分组数
信元交换传输时间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信元数
差错控制
CRC计算
K(x)à
信息位(
K
)转生成多项式
=
K-1
l
例:
K
=
1011001
=
7
位
–
1
=
从6开始
=
1*x^6
+
0*x^5
+1*x^4
+
1*x^3
+
0*x^2
+0*x^1
+
1*x^0
=
x6+x4+x3+1
冗余位(
R
)转生成多项式
=
和上面一样l
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
=l
和上面一样.互转.
例:
G(x)
=
x3+x+1
=
1*x^3
+
0*x^2
+
1*x^1
+1*x^0
=
1011
l
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
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
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l
l
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
网络评价
网络时延=
本地操作完成时间和网络操作完成时间之差
l
吞吐率计算
吞吐率=
(报文长度*(1-误码率))
/
((报文长度/线速度)
+
报文间空闲时间
l
吞吐率估算
吞吐率
=
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
(1
–
报文重传概率)
线速度
吞吐率
=
数据块数
/
(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处理
/
存取及传送时间
数据块数)
数据块处理/存取及传送时间
=
(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数
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
有效利用率=
实际吞吐率
/
理论吞吐率
例:
=
(7Mb/s
102410248)
/
(100Mb/s10001000
)=
0.587
组网技术
(adsl)计算文件传输时间
T
=
(文件大小/*换算成bit)
/
(上行或下行的速度
Kb)
/*以mb速度*/
如24M
512kb/s
T=
(24*1024*1024*8)
/
(512*1000)=393秒
计算公式- 倩碧无油黄油是什么功效
- 考研英语翻译平均几分
- 网上年检车辆怎样年检(网上如何年检车辆)
- 加热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的反应原理)
- 英语四级分数构成
- 泰国食人宴是怎样的(泰国食人宴)
- 春池嫣韵出处 春池嫣韵出处是什么
- 曲终人不散,曲终人不散下一句是什么
- 洋具是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洋具是什么意思)
- 笙的意思和含义(笙字的意思)
- 楱子是什么 榛子资料
- 我想问一下2019年河北石家庄秋季大型人才招聘会什么时候开始...
- 稻城在哪
- 卫生行政部门具体指什么
- 班级搞笑霸气口号是什么
- be true of和be true for的区别
- 朝对什么,朝对什么字
- 黄磊红烧肉的做法
- 每加偏旁,每加偏旁与暗组词
- 屠基达(关于屠基达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