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
发布时间:2025-08-29 16:00:49

1.布拉格效应

布拉格效应是指当人们了解一些信息后,他们会把这些信息归结为自己原本就知道的东西。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的记忆是一种关联性的,当新信息与已知的信息相关联时,人们更容易记住它。

2.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他们的后续评价。例如,一个外表英俊的人,容易让人觉得他聪明、友善等,而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则容易让人觉得他不懂事、不友好等。

3.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些泛泛而谈的语句适用于自己,例如“你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人”,这种语句看似适用于所有人,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4.多重智商效应

多重智商效应是指人们的智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语言智商、逻辑智商等。不同类型的智商会影响到人们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成功。

5.鲁宾效应

鲁宾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注意并记住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信息,而忽略与目标无关的信息。例如,在购买一件衣服时,人们只会关注与自己身材匹配的衣服,而忽略其他衣服。

6.选择恐惧效应

选择恐惧效应是指当人们面临多个选择时,他们会感到犹豫不决和焦虑,并且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这种现象是因为选择多了会让人感到压力和负担。

7.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研究者对被试预期的结果会影响到被试的行为和表现。例如,当研究者预期某个被试会表现出色时,他们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影响到被试的表现。

8.反应偏差效应

反应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和反应。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在面对威胁时,大脑会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思维和行为出现偏差。

9.阿克曼效应

阿克曼效应是指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在一定时间内快速掌握,但之后学习速度会变慢。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资源逐渐耗尽,导致学习速度变慢。

10.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指人们的工作会填满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工作量并不需要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倾向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忽略了其他的事情。

11.塞勒效应

塞勒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内部因素。例如,当一件事情失败时,人们更容易把责任归咎于环境、他人或运气,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或努力。

12.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效应是指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观点和行为会变得更加极端和强烈。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人交往,从而加深了他们的立场和观点。

13.莫特尔效应

莫特尔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某些禁忌话题时,会出现冲动的言论和行为。这种现象是因为禁忌话题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致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14.斯特恩伯格效应

斯特恩伯格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件事物的满意度取决于他们最后的体验,而不是整个过程中的体验。例如,在旅行中,人们往往只会记住最后的几天,而忽略了其他的体验。

15.比较效应

比较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件事物的评价会受到和其他事物的比较影响。例如,在购买商品时,人们会比较不同品牌的价格和质量,从而做出决策。

16.偏见效应

偏见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物存在偏见和歧视。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经历不同,导致他们对不同人或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17.美学效应

美学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喜欢对称、简单和有序的事物,而不喜欢混乱和不规则的事物。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的大脑喜欢简单和有序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接受和记住。

18.选择性记忆效应

选择性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记住和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忘记和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寻求和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从而加强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19.确认偏差效应

确认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和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和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倾向于确认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是正确的,从而忽略其他的证据和信息。

20.认知失调效应

认知失调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矛盾的信息时,会感到不安和不舒服,从而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喜欢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相符合。

综上所述,心理学效应是一些有趣且实用的心理现象,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我们应该学会认识和应用这些效应,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80个心理学效应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卖艺吧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