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中国古代王爵,是郡王爵,其中最出名的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高长恭。其他皇朝也有封兰陵王的人,其中辽国封兰陵王的人比较多,分别有萧韩家奴、萧挞凛、萧排押、萧恒德、萧匹敌、萧宁、萧酬斡、萧挞不也、萧朴、萧兀纳、萧速撒、萧得里底、萧奉先、萧安团、丁振等15人。兰陵王,中国古代王爵,是郡王爵,其中最出名的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高长恭。
兰陵王(北齐徐州兰陵郡王)一般指高长恭(北齐宗室名将、兰陵王),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是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晋封兰陵王,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联合段韶征讨柏谷,攻打定阳。平原王段韶患病后,总领部众。凭借军功,历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时,奋力将兵退敌。邙山之战时,担任中军将军,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以屡立战功为北齐后主所忌,乃托疾家居,终被鸩死。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冀州刺史,谥号忠武。
兰陵王名高长恭(公元541年- 573年),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
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历史上兰陵王简介